(虽然贫穷的我没有买妙控键盘。)

我曾经也以为iPad是一个娱乐工具而不是生产力工具,但现在我发觉我错了。

今年,因为自己在频繁的出差,于是我想在笔记本电脑外买一块更大的屏幕,便买了一台iPad Pro 11寸 2021 + 苹果笔。后面发现iPad可能是我最具生产力的设备,理由如下:

首先,iPad Pro的硬件体验相当优秀,纸面上的参数有:1. 120hz刷新率广色域高对比度的屏幕,显示效果非常细腻。 2. 不戴口罩时拿起iPad就能用FaceID解锁,十分便捷。3. 11寸版本的体积重量对我来说正合适。 4. 使用了性能强劲的M1芯片,整体使用非常流畅。

如何定义生产力?我觉得产生成果的过程可以归纳为输入、整合、输出三个阶段。与每个人都会使用的手机及电脑做对比,就会发现平板在这三个阶段具有如下的优势。

输入,是指从外部世界获得新的想法和内容。不得不说,平板是天生的适合输入的设备。手机的屏幕太小,不适合阅读长篇的文字或书籍。电脑的屏幕够大,但是不够便携,不能拿起来就看。我目前在iPad上使用了Apple自带的图书App、微信读书和Pocket,它们的阅读效果都非常棒,文字几乎就像印刷在屏幕上一样。

整合,是指对思维进行整理,关联,分析,提炼,形成最终产出的提纲等等的过程。一般来说,我使用纸笔、白板和记事贴等物理设备来做这一步,手机和电脑上虽然都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软件进行类似的工作,但进行思考的时候,最重要的就是减少各种拘束,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。以前,只有纸笔才提供这种自由度,但是最新的iPad+iPencil提供了近乎接近纸笔的书写体验,我现在使用GoodNotes5这个软件来打草稿和整理思路,可以无拘无束的快速写下自己的想法。感觉使用书写的方式来进行思路的整理,比在电脑上用键盘敲击文字更快更流畅。

最后是输出这个阶段,这个无疑是性能强大的电脑的优势。但是我在电脑上已经养成了很多坏习惯,比如在电脑上会不自觉地点开任务栏上的浏览器图标,去浏览各种收藏夹中的网站,然后不自觉把时间浪费掉了。

使用iPad后,对我使用电脑也有一些启发,比如在电脑上是否能借鉴移动操作系统那种全屏显示应用的方式,减少桌面和任务栏对我的影响。现在这篇文章,就是启用了windows自动隐藏任务栏后,使用Typora的专注模式+打字机模式撰写的。

目前,我还没有给iPad配置键盘,并且感觉要使用iPad进行文字输出的话,还是需要一个更高的支架才比较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。

综上,iPad在输入、整理、输出三个阶段比其他设备都很具有竞争力,只要避免自己养成坏的使用习惯,就能使用iPad获得在这三个阶段获得非常好的体验。更别提可以在一个设备上完成三个阶段。即便没有完全通过iPad进行输出,使用iPad进行输入和整理,减少了使用手机和电脑浪费的时间,也提升了整体上时间的利用效率。


建了一个关于图表的公众号sillycharts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波,更新频率会比主力博客勤快些,也方便互动。

sillycharts-q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