冲绳游记
冲绳游记
最近去了趟冲绳玩,冲绳在上海的东南方向,其实和中国离得很近,上海-台北-冲绳,看上去可以连成一个等边三角形。从上海飞冲绳只要2个半小时。
选择去冲绳玩的原因,主要是疫情之后就没有出国了,最近终于按耐不住想出去走走。打算先从日本这种新手区国家开始,于是办了个限定目的地的日本三年签。这个签证价比单次日本签证还便宜,一百不到,而且自己也没有去过什么海岛,也算是增加一些新的体验。
从浦东机场登上飞机,下来之后转冲绳的单轨电车到酒店,抬头一开路线的终点站叫浦西。突然想起了曾经在小红书上看到的在日本的中国地名系列。
第一晚的酒店订在冲绳县中心的那霸的巴士总站附近,从轻轨站出来,有很大一块区域都是二楼直接联通,不需要乘电梯上下,对旅客来说挺方便。这个巴士总站,一楼是巴士站点,上面还有县图书馆,旅游中心,商场,写字楼,是一个大型的综合设施。回来之后查了下,整个建筑区域叫做旭橋Kafuna,属于旭橋都市再開発株式会社,冲绳县控股,第二大股东是巴士总站公司,再股权穿透下,上面的股东是第一产业交通,一个九州的公司。闲的没事,去图书馆里逛了逛,有很多古早年代收藏的书,儿童阅览区域还有专门的不登校专题区域,挺有日本特色。
然后在附近逛了逛,到了一个奥武山公园,工作日的下午,看到四五个年轻的学生在打棒球,挺快乐的样子。看了旁边的告示牌,棒球最早传入冲绳,是1894年京都大学的学生传过来的。
第二天要去离岛玩,于是去唐吉歌德买了点晕船药和一次性胶片相机。以前只记唐吉歌德得是一个大型的免税商店,没想到其实什么都卖,一楼还有点冰柜在卖冷冻食品,混合的气味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超市,现在上海的大型超市都倒闭了,好久没闻到这味了。日本的免税店会把商品都封装起来,只允许游客离境之后再拆开使用。实测拆开了离境的时候也没什么问题。
从小红书上找到的第二天的目的地,一个叫做渡嘉敷岛的离岛,在那霸西南方向,乘船一小时不到。船票需要预约,在网上填个邮箱号就行,不需要填手机信息或者身份证护照。整个渡嘉敷岛有两个海滩,比较有名的是阿波连海滩,商业开发的更加成熟,可以预约浮潜的服务。还有一个是渡嘉志久海滩,没什么商业设施,基本上属于旁边的酒店的私有的海滩,旁边还有个青少年培训基地,一些小孩子在学划龙舟。
我在阿波连沙滩上逛了逛,海水挺清澈的,沙滩是白色的,靠近海的部分比较细腻,再往上则有一些贝壳和白色珊瑚礁的碎片。我大概明白了白色的沙滩其实是被海浪磨碎的珊瑚礁碎片。一瞬间我有些恍惚,我应该在海滩干什么。牛马当久了,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放松娱乐。看到沙滩上躺着的其他的游客,我决定学习一把,坐在一个阴凉处听听海浪的声音,其实海浪的声音还挺丰富,有海浪冲上岸的声音,有泡沫消解的声音,有退潮时拨动石块贝壳的声音。离海滩不远处,还有个展望台,可以远望周围一片海域。
晚上睡的酒店在渡嘉志久海滩旁。订了一个古早味的酒店,和室的房间,看了下卫生间的排风扇,是1995年日立产的。大概就是泡沫经济时期装修的吧。虽然设施比较老旧,但是卫生间挺干净。
后面回了那霸,从酒店的窗向外望去,是日式特有的碎片化的街景,其中有一座绿色点缀的大型建筑物,查了一下是那霸市的市政府。闲的没事就去那边逛逛。整个建筑外部的绿色,其实是大大小小的植物,可能到了春夏时节会更好看。进门之后就能看到建筑的导览图,一个个政府科室都很清晰,大厅里有不少人等着排队处理事物。看到了一个物价高腾对应的牌子,可以看出来通胀问题确实挺严重。走之前还发现门口挂着一个彩虹旗,上面写着性的多样性尊重的城市那霸。
琉球游记
此后的几天都是阴云密布的天气,于是没有去自然景点参观,而是更多的去了一些室内或者历史文化景点。首先去的世界遗产首里城和玉陵看看。冲绳有两大块世界遗产,一块是冲绳岛上的历史建筑遗址,另一块是北边的奄美大岛的自然景点。这些历史建筑大多属于公元1400年左右开始建造的城堡,最有名的就是首里城和王室陵墓玉陵。
从轻轨首里城站下车,走一小会,就能看到城墙。首里城依山而建,东西走向,像一块狭窄的面团。大概是为了充分利用地形,所以城不是中国的方形,也不是日本的圆形。先进入的是东侧的展望台,城墙的石头是六边形,我当时就有点疑惑,这石头加工工艺也太好了,不过后来就验证了,是最近年重新建的。
进入首里城入口,首先看到的是守礼门和一些石碑,石碑上写了一些文字,让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应该是上面的年号,康熙乾隆等等。下面有解说板解说了题字的详情,比如中山第一指的是这泉水是整个冲绳第一清澈,但是却没有解说康熙乾隆是什么意思。
再往上走,还能看到各个城门上都写了汉字的牌匾,以及计时用的日晷也是中国的形制。然后有个付费区域,是首里城正殿的复原工程建筑。之前一场大火烧掉了首里城,现在正在修复。工作者们先在遗址上搭了铁板的罩子,这样可以在内部安安心心的进行建筑施工。里面有楼梯和电梯,可以透过玻璃查看建筑进度。现场还有一些介绍的内容,比如原来正殿内部挂着清朝皇帝题字。后面还可以在整个城里逛逛,总的来说,这个城堡的地理位置很好,可以俯览整个城市。
从首里城再往西走,就是玉陵,也就是古代冲绳国王的陵墓。门口有个展览馆,内容都在地下一楼。然后走过一条左右两边都是榕树的道路,就来到了陵墓,其实就是一些石头搭建的城墙,穿过两道门之后,是石头搭建的墓室,但是不对外开放,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在剪除杂草。展览馆下面,展出的是陵墓里存放的东西,术语叫厨子,是房子形状的骨灰盒。冲绳王朝450年间使用了不同材料不同形制的盒子来保存骨灰。大概有70多个盒子,有些有明确身份,有些不明,大概是发生了宫廷政变,抹除了部分人的存在的痕迹。这些盒子上写的是用汉字写的诗,落款也都是中国皇帝的年号。
第二天,去了一个那霸市历史博物馆和冲绳县博物馆。市博物馆就在城市中心区域的琉球百货商店大楼里,面积不大,展品也说不上丰富,但是内容比较微观,还是比较真实,有当时冲绳人的家谱等等,也是用汉字记述的。琉球百货是1990年建的,外立面应该刷新过,看着很新,不过主体还是用水泥搭建的,顶层有个空中花园,可以看到水泥建筑在时间经过之后的自然痕迹,显得有点年代感,但是周围的绿化维护的不错。
冲绳县博物馆乘单轨就能到,外壳像一个沙丘电影里的基地,纯水泥的粗野主义风格建筑。里面的面积挺大,包含博物馆和艺术馆和特设馆。博物馆的展览结构还是挺完整清晰的。
进入博物馆展览厅,首先是序章,使用透明玻璃地板,下面用模型模拟海底生态环境,和前几天在渡嘉敷浮潜的时候看的很像。
第一章是自然环境的介绍,包括地质,生物,远古时代考古等信息。海龟岛生活范围很大,是环太平洋的,如果在冲绳看见一只海龟,说不定能在旧金山再遇到。
第二章是琉球王国建立前的Kusiku城堡时代。第三章是“王国的繁荣”,最有名的文物是从首里城般来的万国津梁之钟。上面的铭文写着:
琉球國者,南海勝地而鍾三韓之秀,以大明為輔車,以日域為唇齒。在此二中間,湧出之蓬萊嶋也。以舟楫為萬國之津梁,異産至寶充滿十方,刹地靈人物遠扇,和夏之仁風。故吾王大世主庚寅慶生尚泰久,茲承寶位於高天育蒼生,於厚地為興隆三寶報酬四恩。新鋳巨鐘以就,本州中山國王殿前掛着之。后略。。。
冲绳是以海上贸易发家的,看这张图才知道,冲绳对明朝的朝贡是所有的藩属国中最多的。另外还有一封1500年朝鲜国王写给琉球国王队国书,全文用的汉字书写,说明了琉球海员遇难漂泊到朝鲜的事情,时间是明朝弘治十三年。
再接下来的章节是:摩萨的琉球支配和王国,王国的衰弱。1600年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后,日本九州的贵族岛津家开始动起了冲绳的脑筋,发兵攻打了琉球。琉球从此开始逐渐被日本吞并。
倒数第二章是冲绳的近代。日本明治维新后,进一步加强了对琉球的同化,废除了琉球王室,开展同化教育,贬低琉球方言的地位,小孩子谁讲琉球方言,就挂个牌子羞辱ta。琉球人之所以没有反抗,是因为宗主国大清都战败了,亲华派没有了靠山,也就作鸟兽散了。
最后的章节是战后的琉球。二战后,冲绳首先是被美国占领并实施军官,1972年美国把冲绳返还给日本。
看完博物馆之后,对冲绳的整个历史脉络就比较清晰了。距今14000年前就有人类定居在冲绳。直到1400年,基于中国输入的铁器等,中山王国打败其他两个势力,统一了冲绳,然后被明朝收为附属国。通过东南亚的国际贸易繁荣过一段时间,然后开始被日本九州侵略。二战的时候和美国军队在陆地上打了最激烈的战斗,然后就被美国占领,直到1972返还给日本。
了解到冲绳是曾经二战中最激烈的战场之一后,我找了两个景点。一个是日本海军司令部战壕,还有一个是前田高地(aka 钢锯岭)。
海军司令部战壕乘地铁转公交走一会就能到,在一个公园里。首先爬上小山坡,能够俯瞰周围城市街景,然后是一个纪念馆,能够先看一些资料,看完资料,走下楼梯就是战壕了。战壕就是把山挖出坑道和一些房间,比如作战室,幕僚室,司令官室,暗号室,下官和士兵室等等。现在应该是粉刷装修过,所以看上去还可以,再往里走就发现,到处都是粗糙的岩壁,条件应该是很艰苦的。一般的士兵只能站着睡觉。幕僚室里面有最后拿手榴弹自杀的痕迹。整个坑道里还有广播,在播放当时司令官的演讲,竟然还是日语,英语和中文的。坑里面有张图展示了美军进攻冲绳的路线,从冲绳岛西侧的庆良间诸岛(也就是渡嘉敷岛所在的群岛)登陆,然后从冲绳西侧的普天间附近的海滩登陆,一路向南推进,打过了前田高地,首里城,到海军司令部战壕时,日军基本被消灭的差不多了。然后日军的军官就自杀了,剩下的小兵还要万岁冲锋,不时的从坑道里出去袭扰美军。展览馆里总有些守护和平之类的口号,看着很别扭,后面才明白别扭在哪里。
最后一天,来都来了,去了趟网红打卡景点波上宫,没有太多的意思。旁边倒是有个对马丸纪念馆,就去看看。看完之后,终于解答了之前的别扭感。
对马丸,简单来说就是一艘日本的商船,日本政府用它来疏散冲绳的民众去长崎,结果被美国潜艇一发鱼雷带走,死了一千多人,大部分是儿童。整个纪念馆,主要就是纪念这些死难者的。你说这件事件单独来看惨吗,是惨的。但是看完一些纪念馆里的内容,我觉得更多的是蠢。现在的日本还没有动脑子。击发鱼雷的人是美国海军,为什么不批判?难道因为是现在日本的爹所以就不能批判了吗?安排商船疏散冲绳民众到长崎的人是谁,是日本政府,为什么不批判?为什么美国人要发射鱼雷?因为日本偷袭了珍珠港,日本美国开战了。开战之后,美国采取无限制潜艇战已经两年了,这个时候还安排有军舰护卫的商船运平民,纯粹是侥幸心理。看了馆里给日本儿童看的图书,顿时更气了,现在还没有反省。描写日本军队,竟然没有一点的反思,看着还以为还要培养将来的年轻人去参军呢。
总结下来,我发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日本二战态度觉得别扭的原因了。因为日本现在的叙事逻辑是受害者叙事,怎么就被美国佬打败了呢,被打败的时候怎么这么惨呢。你丫是一点都不提自己侵略亚洲其他国家的时候的暴行啊。对日本人来说,二战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开始的,之前的侵略行为可都不是战争呢。造成这样的原因,自然是日本战败之后没有被彻底的清算,但可惜造化弄人,日本人又被美国人扶持起来作为对苏联和中国的一线基地了。
模拟的教室里,还贴着当时的报纸,下面的英文写着,遇难者家长看到教室里的书本什么的时候很伤心。上面的汉字我可是看得懂的,“万岁攻下新加坡”。套用拜登公式来说,你不能只在打胜仗的时候才支持发动战争,在打败仗的时候才反对发动战争。
好莱坞电影《血战钢锯岭》中有这么一句台词,“如果拿下钢锯岭,就能拿下冲绳,拿下冲绳,就能拿下日本”。钢锯岭就在浦添大公园,离轻轨站不远。这个公园很大,环境优美,人也少。公园在钢锯岭上设了一个解说牌,从这里确实能够一览前方的阵地,当时的美国人想从下面爬上来确实不容易,更不要说电影中的主角把伤兵从这个山脊不断的往下送来。其实这地方本来也是古琉球的城堡,后来被用来当作王陵,日军,基于地形的优势,在这里挖了很多地道然后进行游击战,让美军吃了不少苦头。公园虽然人少,不过还是有些操着美国口音的人在这里散步,看他们的块头,应该是附近的美军。出口附近有个碑,是复原的古代的琉球王国的碑,当时的国王修了一条路,然后就在碑上自比秦皇汉武了。
最后我想总结下这次旅行。从旅行的角度来说, 冲绳是一个不错的海岛目的地,并且还有不少人文景点,帮我填补了不少知识的空白。
从历史上来看,琉球曾经是中国最忠诚的附属国之一,从上到下,无不接受中华文明。国内的历史书,可能基于反霸权的角度,对中国的附属国的描述较少。但曾经的中华文明的影响力要比仅看大陆要广的多。
从对二战的叙述来看,中美日三国各有个的问题。日本的显而易见,前面已经介绍过了。来介绍下美国的例子管中窥豹下。我在海军司令部战壕外面碰到了两个白人,他们拿着专业摄影机在拍摄,我就问他们在拍什么。原来他们是美国National Guards Air的军人,在拍摄点纪录片。然后其中一个人问我知不知道冲绳战投入的兵力比D Day还要多,我说我不知道(回来后问了下AI,其实并没有,但规模确实很大,伤亡也很大)。他疑惑的是,为什么美国日本要发生战争,为什么日本要偷袭珍珠港。我以自己当时仅存的知识告诉他,日本当时的战略资源都被限制了,只能攻打南太平洋来获取这些战略资源了。后面他说他还没去过中国,我告诉他现在有免签政策了,欢迎来中国旅游。
所以,总结下来。日本人的教育不知道为什么打,且他们知道的战争信息是被过滤的,用来形成一种受害者叙事。
美国人的教育,也不知道为什么打,但是他们知道自己打了战争。之所以对太平洋战争了解的不多,我推测一方面是欧洲中心主义,一方面是日本现在是美国的盟友(殖民地)。
中国的教育,我们知道为什么要打(保家卫国),但是我们对本土以外的内容(比如太平洋海战)了解也不多。大抵上,除中国展区以外,知道美国扔了两颗原子弹,日本人投降了就结束了。但之所以美军扔原子弹,是因为冲绳战役是美国在二战中最惨烈,伤亡最大的战役。以及美国在这之前的太平洋海战,也都着墨不多。大概,也是因为美国在建国后,就成为了红色阵营的对手,不能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。
相较而言,我觉得知道为什么(why)要比(what)更重要一些。
另一方面,我了解到海岛对于海战的重要性。就像美国的大选中,使用基于选举人票(或人口)扭曲后的cartogram图更能反应每个州对结果的真实影像。如果仅根据占地面积看地图,海岛的重要性是被低估的。二战中,美国采取了跳岛战术,在进攻日本的过程中,选择性的放弃了一些岛屿,因为当时美国在整体上处于巨大的战略优势。但是美国仍然选择进攻冲绳,而非台湾,也一定程度说明说明了冲绳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。时至今日,美军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和人员, 70%都在冲绳。
从未来的角度来说,如果中国要解放台湾,避免日本和美国干涉的话,那就必须要消除第一岛链,第二岛链的所有的美国日本的军事存在。现在知乎上的激进派已经在考虑把版图扩张到东南亚,澳大利亚了。反正都激进了,按国际日期变更线划线而治不是更好?
然而,如果真要改变整个国际秩序,我觉得可能有几个问题,能力,意愿,最终形态。能力层面,随着中国不断下饺子和美国工业生产能力不断下降,我认为是乐观的。关键是,如果扩张到台湾冲绳,其他第一第二岛链地区,中国打算以什么样的形态来统治?日本人在过去对冲绳人是当低等国民对待的(课重税,二战时让冲绳人玉碎自杀)。古代中国则是面子上作为天朝上国占便宜,里子通过朝贡贸易对冲绳让利。还有一种可能是提供超国民待遇,开疆扩土之后却要增加活爹,岂不是自找罪受?
以冲绳的历史来看,虽然日本从1600年就开始染指琉球,但是实质性的关系转变,还是甲午战争之后。后续真要改变琉球的状态,还是免不了一张战争。但就像我套用的拜登公式,你不能只在打胜仗的时候才支持发动战争,在打败仗的时候才反对发动战争。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完